Form Distinctive And Series Of Solutions

形成有特色、成系列的解决方案

全部 需求管理 项目管理 开发测试管理

项目管理系统产品调研报告2017

项目管理系统调研分析

项目管理工具的建设模式

从业界项目管理工具来看,特别是同业银行的项目管理工具来看,主要采用三种模式建设:一是国有大行(中农工建交)由于自身管理的复杂度,都只采用了自主开发方式;二是股份制银行、大的城商行、省农行一般采用合作开发模式,即选用业界主流的项目管理工具,在其基础上进行定制开发和改造;三是中小行一般直接采购成熟的项目管理产品,只做很少量定制开发,但主要局限在单项目管理,包括:项目信息、项目计划、问题风险、人员管理等领域,应用范围和管理程度较浅。

项目管理工具的发展趋势分析

从同业银行项目管理工具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情况来看,中小行采用外购产品模式,主要应用场景集在项目计划、任务、资源、报工、合同管理等单纯的项目管理领域。而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大的城商行和省农信已不满足于单纯的项目管理领域,将需求管理、开发过程管理、测试管理、版本管理、投产管理、立项商务管理等IT项相关管理过程也纳入了系统建设范畴,因此,将项目管理系统演变为科技部门的应用开发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即形成科技管理的核心工作平台。

通过各个行的调研情况来看,项目管理系统发展有五个明显趋势:

1、 由PM向ALM转变:将项目管理(PM)管理范围延伸到应用开发的全流程管理(基于CMMI体系,很多行以CMMI过级来驱动系统建设),以需求实现为导向,实现软件应用开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将需求、开发、测试、发布、质量、配置、发布统一进行融合管理(对比我行:我行已实现)

2、 推进科技一体化管理,打造科技统一平台:重构或逐步替代整合原有各个小的管理系统,将管理流、信息流、资产流打通,形成全行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对比我行:我行已实现管理流、信息流打通,但资产流由于还未实现内容级管理,暂无打通)

3、 由流程管理向内容管理转变:原有的流程级管理只能看到工作环节、工作状态,但缺乏对交付内容、交付质量、内容关联的管控,看不到交付内容的前因后果和影响范围,常常使管理决策和任务内容传递出现偏差。因此,各行逐步推进ALM内容级管理,包含两个层次:

a)      管理活动的内容级管理:管理表单、管理记录、管理评审线上化,建立管理表单内容间的关联和跟踪关系,实现管理过程和管理信息的透明化跟踪(对比我行:基本已实现);

b)      管理对象的内容级管理:以需求条目化为先机,建立需求条目-任务分配-系统功能-测试用例-投产版本间的内容级关联,推动开发过程的内容级精细化管理,做到各环节交付内容和资产传递的透明化跟踪(对比我行:还未实现内容级管理, “需求-设计-功能-用例“间的关系是通过各环节手工填报)

4、 专项领域向专业化发展:依据各行的组织特点和管理重点,对于开发过程中的专项领域,如PMO管理、需求管理、质量管理、外包管理、测试管理。比如:光大银行外包管理、招行PMO管理、上海银行需求管理、建行工行中行测试管理的专业化管理要求较高。(对比我行:我行在需求审定过程、项目管理、质量管理方面专业化较高,但需求内容级管理相对较弱)。

5、 向敏捷开发方便发展:各行都在控索和偿试敏捷开发过程管理,特别是面向互联网(如直销银行、互联网核心前端)进行偿试,也相继引入一些敏捷开发管理工具或自动化构建发布工具。但从各行情况来看,还都在摸索阶段,暂未形成较为成熟的解决方案。

我行项目管理系统与主流项目管理工具主要差异比对

从银行项目管理工具的主流厂商来看,主要集中在北京维普时代、北京统御至诚、深圳蓝云来看,其中维普时代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从三家的公司提供产品来看:

1、        北京维普时代公司经过资本运作合并了多家专业化工具厂商,形成了新维普公司,从单一的项目管理工具厂商转变为ALM工具厂商,从其传统的项目管理工具(VisualProject)之上,陆续推出了基于内容级管理的ALM管理工具((VisualALM+),并形成了覆盖了ALM领域的各个专业的管理平台,如:需求管理平台、需求开发平台、测试管理平台、数据字典管理平台、企业架构管理平台等。

2、        北京统御至诚公司推出了OKit管理平台及配套小的管理工具,OKit工具在IT开发过程的协同性较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内容级管理,特别在在需求管理方便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内容级管理,对开发过程的管理支持还是不错的,但在项目管理、质量管理、测试管理、版本管理方面专业化程度比较弱。此外,OKIT管理平台更多的是跨行业的通用化工具,因此,对银行科技管理的理解和特性化支持较弱,一般在中小行有零星案例。

3、        深圳蓝云的项目管理平台的核心是通过EasyTrack来实现,即通过跟踪手段来串接主要工作场景中的任务和交付物,因此,该产品在工作流管理、任务跟踪、任务协同方面支持较好。该工具主要应用于项目管理的传统领域,支持少部分ALM管理,且更多的是限于流程级管理,对内容级管理支持很少。由于其在项目协同、流程管理支持较好,加之界面设计效果不错,也赢得了部分银行客户案例。但由于对银行科技管理特点和应用场景理解不够,造成平台推广效果不佳,如中邮储没能用起来。

 

综合cmmi模型和pmbok的5大过程10大领域,进行我行与各家工具的差异性对比分析:

 

模块

功能点

华夏项目

管理系统

维普时代VisualALM+系统

蓝云项目EasyTrake系统

统御至诚

OKIT系统

沟通管理

项目周报

通知与提醒

一般

项目报表

一般

一般

报表定制

一般

沟通互动

一般

一般

一般

管理视图

一般

干系人管理

干系人管理

需求管理

需求申请

一般

一般


需求条目化

一般


需求拆分

一般

一般


需求内容管理

一般


系统需求

一般


需求质量管理


需求变更管理

一般

一般

一般


需求跟踪矩阵

一般

一般


需求基线管理

一般

一般

一般


需求资产库

一般

一般

立项商务

立项流程

一般

一般


可研管理

一般

一般


评估管理

一般

一般


评审管理

一般

一般


商务管理

一般


项目规划

一般

一般

一般

时间管理

项目群管理

一般

一般

一般


项目计划

一般

一般

一般


计划多团队协同

一般

一般

一般


计划与文档关联

一般

一般

一般


计划于工作项关联

一般

一般


计划与报工关联


项目计划变更

一般

一般


项目计划控制

一般

一般

开发管理

版本计划管理

一般

一般


开发流程管理

一般

一般


任务管理


任务切分与跟踪

一般

一般


任务与计划关联

一般

一般


任务与交付物关联


任务依赖关系管理

一般

一般


任务与报工关联


交付管理

一般

一般


变更管理


配置管理

一般

一般


开发过程质量管理

一般

一般


测试管理

一般

一般

一般


投产管理

一般

一般

成本管理

项目预算管理

/

一般

一般


项目成本管理

/

一般

一般


项目成本变更

/

一般

一般


项目成本汇总

/

一般

一般


项目成本控制

/

一般

一般

风险管理

问题分类及关联

一般

一般


风险管理


风险分配和处理


风险转问题

问题管理

问题分类及关联

一般

一般


问题管理

一般

一般


问题分配与审批

质量管理

质量计划

一般

一般


质量检查

一般

一般


质量报告

一般

一般


评审管理

一般

一般


不符合项跟踪

一般

一般

资源管理

资源计划


资源报工

采购管理

合同管理

/


合同审批

/


合同支付管理

/


合同标的管理

/


供应商基本信息管理

/


供应商准入&评价管理

/


外包人员基本信息管理

/


外包人员入场&离场管理

/


外包人员日常管理

/


外包人员评价管理

/

不同项目类型支持

新建类项目管理


改造类项目管理

一般


维护类项目管理

一般

一般

一般


敏捷类项目管理

一般

一般

一般

集成性

与科技部各管理系统集成如OA、LDAP、ITIL等


与科技部各生产系统集成如RTC、QC、架构管理软件、配置管理工具等

易用性

良好的UI、UE

一般

一般


浏览器兼容性好

一般

一般

可配置性

工作流可配置

一般


表单可配置

一般

一般


业务对象表单可配置

一般

一般

一般


报表可配置


消息与提醒可配置

一般







 

从上表分析来看,我行的项目管理系统与主流厂商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1、 我行是完全定制的管理平台,与我行管理实际契合较紧,因此在产品的灵活性和配置性上弱于外部厂商工具;

2、 外部厂商工具的模块化程度相对较高,功能范围相对较全。但有些厂商为适应更广泛客户需求,产品功能的通用化设计较多,牺牲了银行业的管理特点和软件功能的深度,专业化程度不够。

3、 我行的项目管理平台已实现从PM->ALM转变,已覆盖应用开发过程的大部分领域,且与行内多个管理系统实现了数据集成,相比外部厂商而言,已领先于部分厂商。

4、 我行的项目管理平台已开始从流程级管理向内容级管理转变,管理内容的精细化程度比大部分厂商更加精细,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管理信息的跟踪脉络,特别是质量管理、需求管理过程和开发管理过程。

5、 各个厂商都开始推行开发过程内容级管理和资产内容级管理,虽然各家的内容级管理思路和支持程度和深度不同,但目前是此类平台的发展趋势。

未来改进的方向建议

1、 由流程级管理向内容级管理深入

建议以需求条目化为突破口,通过需求内容级管理,实现将管理粒度由原来的文档级细化到内容级,逐步建立“业务目标-业务需求-需求功能点-系统功能点-测试用例-投产版本“间的内容级关联与跟踪,实现开发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内容级管理。

 

2、 逐步尝试敏捷开发管理

随着互联网业务的推进,传统的瀑布式开发方式已不适应互联网需求多变、快速上线的要求。目前各家行都在探索敏捷开发和持续构建方案,建议我行也可以逐步开展此项工作。

 

3、 优化管理,简化流程

我行现有的管理流程仍过于复杂,目前各银行都在简化管理流程、强化生产过程,流程精简是大的趋势,以适应快速开发、降低管理成本的要求。

 

4、 基于内容管理,加强资产沉淀和复用

我行现有平台的资产库是基于文档级管理,因此资产内容复用不方便,导致复用依然较差。建议在以功能点为单元,实现需求内容条目化后,依据业务框架和应用系统结构,以需求条目进行资产归类和资产基线管理,一方面通过项目需求资产的沉淀,可以获取某业务领域或系统的最新需求,一方面可以增强资产的复用度。


Recommended Case

推荐方案

中小银行如何构建合适的科技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长治银行促成高层领导交流材料(WXP)
银行业科技项目如何实现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的提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